Tag:

克莱尔沃的伯纳德

«为我弟兄的缘故,我宁愿受咒诅。»(罗马书 9:1-5)

保罗因爱以色列而甘愿受«诅咒»:阅读罗马书 9:1-5,了解使徒的怜悯、救赎的替代和根植于十字架的普世兄弟情谊。.

«先知死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,是不合宜的。»(路加福音 13:31-35)

耶稣在耶路撒冷:为什么先知必须死在不被拒绝的地方——对路加福音 13:31-35 的默想,呼召悔改,怜悯和忍耐。.

«融入以使徒为根基的教会»(弗2:19-22)

从流亡到归家:探索以弗所书 2:19-22 如何改变我们的身份——通过圣灵成为同胞、神的家人和圣殿的活石。.

埃米琳·德耶夫尔:每天都在践行预言

12世纪香槟地区的熙笃会隐修女埃米琳·德·耶夫尔,是沉思生活和谦卑预言的化身:她以彻底的苦修、静默的聆听和敏锐的洞察力服务于卑微之人。关于她在佩尔特塞什(小耶夫尔)农庄的生活,以及她被认可的预言——尤其是在西蒙·德·博福尔男爵眼中——和她从圣像画中消失的记载,都与当地的记忆交织在一起。她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今天去辨识日常生活中的神圣征兆,并过一种真正的苦行生活,不追求浮华和名望。.

«你们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一样,将自己献给神。»(罗马书 6:12-18)

罗马书 6:12-18:保罗呼召我们«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一样,将自己献给神»。这是一篇关于如何经历恩典的神学默想和实践建议。.

«蒙大恩的女子,愿你平安!主与你们同在!»(路加福音 1:26-38)

拥抱不可能:默想《万福,满有恩典》,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同意、信任和基督徒的丰盛果实。.

«因为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。»(玛拉基书 3:5-6)

根据玛拉基书 3 章回归上帝:重获信仰的属灵洞见、实际步骤和团结行动。

«以色列啊,你要听!你要尽心、尽性、尽意爱耶和华。»(申命记 6:2-6)

《示玛篇》:以全然的爱来爱上帝的激进呼吁——起源、神学意义、实际意义和代际传承。.

«使徒们正观看的时候,耶稣被接升天了。»(使徒行传 1:1-11)

耶稣升天将我们的目光从可见的转向不可见的,并重新教导我们«站立见证»的艺术。本文探讨了耶稣升天的举动如何将怀旧转化为信仰,邀请我们接受圣灵,扎根于现实,并在个人、社群和职业生活中散发信仰的光芒——通过引导冥想、祈祷和具体的行动计划。.

«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,不可倚靠自己聪明。»(箴言 3:5-6)

完全信赖(箴言 3:5-6):意义、传统和实践神圣智慧的具体方法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