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

教宗方济各

«神将世人都限制在不信之中,为的是要怜悯所有人。»(罗马书 11:29-36)

拒绝是恩典之路(罗11:29-36):保罗在疑虑中迎接怜悯的关键。.

«凡信子的人有永生,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。»(约翰福音 6:37-40)

相信才能进入永生:接受耶稣的应许——在面对死亡和末日时拥有信任、内在的转变和希望。

«这里有许多人,没有人能数得过来,是从各国、各族、各民、各方来的。»(启示录 7:2-4, 9-14)

启示录 7 中无数群众的异象:普世的希望、友爱、试炼中的净化以及今日的圣体圣事圣召。.

«你们应当欢喜快乐,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!»(马太福音 5:1-12a)

欢欣于永恒的应许——如何在人生的疲惫中迎接真福八端的喜乐,并将重担转化为活生生的信心。本书是一部兼具默想性和实用性的著作,阐释了福音的背景,分析了真福八端中看似矛盾的喜乐,提出了三条转化之路(心灵贫乏、怜悯、平安),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(家庭、工作、社会)、教父思想与当代的共鸣、默想提示、礼仪祷文以及在今天体验应许喜乐的行动计划。.

«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或牛掉进井里,白天不立刻把他拉上来吗?”.

耶稣将安息日揭示为怜悯的律法:医治超越了墨守成规。今天,我们如何在自己的选择和制度中活出积极的怜悯呢?.

«先知死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,是不合宜的。»(路加福音 13:31-35)

耶稣在耶路撒冷:为什么先知必须死在不被拒绝的地方——对路加福音 13:31-35 的默想,呼召悔改,怜悯和忍耐。.

利奥十四世:保持对灵性塑造的开放态度。

教宗良十四世呼吁教师和天主教机构重新重视灵性培育,以建立在希望基础上的全面教育。.

«从东从西,将要有人来,在神的国里赴筵席。»(路加福音 13:22-30)

路加福音 13:22-30:从窄门进去,今天就尝天国的筵席——这是内心的呼唤,是普世的款待,也是具体的道路。

«亚伯拉罕的这位女儿,难道不应该在安息日从这奴役中解脱出来吗?»(路加福音 13:10-17)

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弯腰驼背的妇人:这是怜悯胜过律法主义的选择,是呼召人们看见并矫正看不见的疾病。.

«穷人的祈祷能穿透云层»(德训篇 35:15b-17, 20-22a)

《便西拉》35:谦卑者的祈祷穿透云层——上帝如何优先倾听穷人的祈祷,并召唤我们坚持不懈、团结一致。.

阿方索·乌戈利尼,一位充满耐心和谦卑慈悲的神父

阿方索·乌戈利尼,1908 年出生的可敬神父:65 岁晋铎,艾米利亚-罗马涅地区耐心细致的告解神父,晚年蒙召和谦卑仁慈的典范。.

«你们若不悔改,都要如此灭亡。»(路加福音 13:1-9)

面对悲剧和暴力,《路加福音》13:1-9 颠覆了归咎于人的逻辑,发出迫切的悔改呼召:这并非威胁,而是对生命的喜乐呼召。本文阐释了耶稣这段话的历史背景,阐述了“悔改”(metanoia)的含义——从属灵的死亡走向丰盛的转变,阐明了圣灵的具体果实,提出了一个七步冥想方法、每周的操练和代祷,并回应了当代人对罪疚感、自主性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质疑。.

查理三世和教皇利奥十四世:五个世纪的裂痕在梵蒂冈以跪拜和解

自亨利八世于1534年与罗马决裂以来,英国在位君主将首次公开与教皇一同祈祷。此次访问…….

梵蒂冈:打破沉默、揭露虐待行为的历史性会议

教宗良十四世首次在梵蒂冈接见了“终止神职人员性侵组织”。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晤,该组织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对教会内的性侵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。.

«如果因一人的过犯,死亡就作王了,何况生命中,他们岂不更要作王吗?»(罗马书 5:12, 15b, 17-19, 20b-21)

罗马书 5: 罪在哪里增多,恩典就更增多——默想这段经文、它的背景、它的共鸣以及在生活中掌权的实用方法。.

«主人来到时,看见仆人醒着,那仆人就有福了。»(路加福音 12:35-38)

«主人发现仆人警醒,那仆人就有福了»:基督徒警醒的默想——如何带着喜乐、服侍和盼望警醒。.

«Dilexi te»:爱是利奥十四世教宗任期的中心主题

一个足以说明一切的标题:神圣之爱的回响。利奥十四世第一部伟大著作的第一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:…….

«要收的庄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»(路加福音 10:1-9)

丰收在望:祷告,身无长物,乐于助人,带来和平、热情好客和医治。这是一份忠于信仰、持久奉献的实用指南。.

«连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。»(路加福音 12:1-7)

路加福音 12:1-7 — 揭露虚伪,选择敬畏上帝,迎接神的眷顾。这是一篇实用的默想,帮助你从惧怕人转向信靠神:包含背景、分析、具体建议(个人生活、家庭、工作、网络生活)、默想和祷告。一条可以用三个词概括的道路:真理、敬畏上帝、信靠。.

欢迎西尔万·巴塔耶主教来到布尔日,重燃希望

抓住西尔万·巴塔耶主教的契机,重振法国最大教区的各个堂区、家庭和信众的奉献精神。西尔万·巴塔耶主教的任命……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