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

人类

«神将世人都限制在不信之中,为的是要怜悯所有人。»(罗马书 11:29-36)

拒绝是恩典之路(罗11:29-36):保罗在疑虑中迎接怜悯的关键。.

利奥十四世对虚无主义的回应:纽曼、光明与希望,以及天主教教育

教宗良十四世宣布圣约翰·亨利·纽曼为教会圣师:这是对希望的呼唤,也是对反对虚无主义的人性化天主教教育的呼唤。.

«他接受他们作为完美的祭品»(智慧书 3:1-6, 9)

完美的奉献:冥想智慧三——考验中的和平、永生的希望、团结的召唤、欢迎和道德的使命。.

«我们将见到神的真体»(约翰一书 3:1-3)

探索约翰一书 3:1-3 如何阐明亲情、爱和希望:冥想、实际应用和祷告指南,帮助您在今天认识神。.

«凡信子的人有永生,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。»(约翰福音 6:37-40)

相信才能进入永生:接受耶稣的应许——在面对死亡和末日时拥有信任、内在的转变和希望。

比死亡更强烈的喜悦:理解今天的诸圣节

诸圣节:了解它的历史,它在面对死亡时的喜悦,以及这个节日如何邀请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过圣洁的生活。.

颂扬诸圣的隐秘之光

庆祝诸圣节:一个光明的盛宴,将殉道者、圣人和无名者联系在一起。邀请大家通过每日的爱与祈祷成为光明。.

«这里有许多人,没有人能数得过来,是从各国、各族、各民、各方来的。»(启示录 7:2-4, 9-14)

启示录 7 中无数群众的异象:普世的希望、友爱、试炼中的净化以及今日的圣体圣事圣召。.

«你们应当欢喜快乐,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!»(马太福音 5:1-12a)

欢欣于永恒的应许——如何在人生的疲惫中迎接真福八端的喜乐,并将重担转化为活生生的信心。本书是一部兼具默想性和实用性的著作,阐释了福音的背景,分析了真福八端中看似矛盾的喜乐,提出了三条转化之路(心灵贫乏、怜悯、平安),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(家庭、工作、社会)、教父思想与当代的共鸣、默想提示、礼仪祷文以及在今天体验应许喜乐的行动计划。.

七种鲜为人知的圣经文学体裁,将改变你的阅读体验

探索 7 种常被忽视的圣经文学体裁——讽刺、夸张、延伸寓言、交叉结构、包含结构、对立平行结构和反讽——它们将改变你的阅读体验。.

被遗忘的声音觉醒:女性视角如何改变我们对神圣文本的理解

神学领域女性声音的觉醒更新了圣经诠释:包容性诠释学、社群阅读和跨文化对话。.

这就是时事如何让古代文献焕发生机。

探索当代问题——气候、移民、人工智能——如何揭示圣经的新维度,并更新圣经的解读。.

«为我弟兄的缘故,我宁愿受咒诅。»(罗马书 9:1-5)

保罗因爱以色列而甘愿受«诅咒»:阅读罗马书 9:1-5,了解使徒的怜悯、救赎的替代和根植于十字架的普世兄弟情谊。.

«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或牛掉进井里,白天不立刻把他拉上来吗?”.

耶稣将安息日揭示为怜悯的律法:医治超越了墨守成规。今天,我们如何在自己的选择和制度中活出积极的怜悯呢?.

女性在圣经诠释中的无声革命:女性的声音如何改变我们对圣经的理解

女性在圣经诠释中的无声革命:女性的声音如何更新圣经的解读并改变社区的生活。.

以当代视角解读圣经:用户指南

探索一种全新的圣经阅读方法:从你当下关注的问题(生态、移民、社会正义、科技等)出发,在圣经文本中寻找切合实际的答案。这本循序渐进的指南(识别问题、发现普世主题、有针对性的研究、建立联系、应用)为你提供建议,帮助你忠于经文、融入社群,并将你的灵性转化为具体的行动。.

«没有任何受造之物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;这爱是在基督里的。»(罗马书 8:31b-39)

罗马书 8 章默想:确信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,呼召我们在苦难和迫害面前信靠神。.

«先知死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,是不合宜的。»(路加福音 13:31-35)

耶稣在耶路撒冷:为什么先知必须死在不被拒绝的地方——对路加福音 13:31-35 的默想,呼召悔改,怜悯和忍耐。.

利奥十四世:保持对灵性塑造的开放态度。

教宗良十四世呼吁教师和天主教机构重新重视灵性培育,以建立在希望基础上的全面教育。.

«战争从来都不是神圣的»——罗马庆祝《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》(Nostra Aetate)颁布60周年,并选择和平

在罗马,教宗利奥十四世庆祝《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》(Nostra aetate)颁布 60 周年:在罗马斗兽场举行宗教间守夜活动,呼吁和平与对话——«战争从来都不是神圣的»。.